|
一座豐碑,一肩責任 |
|
——紀念“一二九運動”有感
九三市委通化教育二支社 賈聚美
穿越歲月的烽火,伴著歷史的煙云,在這個也是冰雪覆蓋、萬木凋零的冬日——2015年12月9日,我們教育二支社的全體社員懷揣著一顆滾燙的心來到了通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靖宇陵園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緬懷那些在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的過程中英勇獻身的烈士們,緬懷那些為追求和平正義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們。
20世紀的30年代,中華民族正處于生死關頭。1931年,日本法西斯在我國東北制造了“九一八”事變,腐朽的國民黨政府毫無抵抗斗志,東北三省全部淪陷。1935年,日本侵略者積極策劃“華北自治”,步步蠶食。在這民族危亡的生死關頭,身在北平的學生們深感華北之大卻已容不得“安放一張平靜的書桌”了,于是,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出了雄獅般的怒吼,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波瀾壯闊、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于將傾的抗日救國運動。街道上飄揚的旗幟,半空中緊握的拳頭,那沖鋒的身影,那激昂的呼喊,幻化出一股抗日的洪流,北平學生幾千人高呼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反對華北自治!”。游行示威遭到了國民黨軍警的血腥鎮壓,愛國學生30多人被捕,100多人受傷,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運動”。從此,一個民族蘇醒了、憤怒了、沸騰了,這次學生運動得到了全國人民的響應和支持,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知道,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今天又恰逢“一二九運動”八十周年紀念日。這一天,我們永遠不會忘卻!每紀念一次這樣的日子,就應意味著我們的肩上責任多了一分,背上的任務重一分。身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可以循著歷史的煙云,穿越那個激情燃燒的崢嶸年代,在歷史的天空中從不同的側面重新看到那個山河破碎、救亡圖存的年代,再度思考今日之中國所以能富強、今日之國人所以能自豪的根脈緣由。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讓我們警鐘長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80年的歷史彈指一揮間,但我們對先烈的敬仰和緬懷不會隨著時間的久遠、歷史的變遷而淡漠。面對著一座紀念的豐碑,高舉起一二•九運動不息的圣火,讓我們把青春寫成鏗鏘的誓言,讓閃光的年華綻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潮中。
|
|
|
|
|